一个信念,撑起大山深处七旬老农欧阳生一股牛劲儿。七年前,培育珍稀树种桢楠树成了他人生的目标。而今,站在5000多株成林的桢楠苗旁,老人佝偻的身影在深冬的风雨中飘摇——
双才村,一个极不起眼的偏远村落。从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出发,顺着伏金村岩上一匹山埂子行走20公里山路才可到达。十三社一个叫桂花屋基的地方,四周的小山丘上杂木丛生,唯有房子侧面那一沟3米左右挺直的桢楠苗显得格外翠绿。
那一沟桢楠苗,有5000多株,主人叫欧阳生,今年76岁。七年前,试种桢楠。七年中,舍尽所有,身心投入,以致疾病缠身,家徒四壁,身陷困境。苗子长壮了,身体垮下了,老人倔强而又无助的眼神散落在了那片相依七年的桢楠树上,依然是不离不弃。近日,笔者走进双才村,倾听老人种树的坚守历程。
近古稀 试种桢楠“从头越”
有人说,纳溪并非桢楠生长适宜之地。2002年,纳溪曾从外省引进一批桢楠苗,但由于技术原因,大部分夭折。曾种植过一些普通花木的欧阳生目睹此事,于心不甘。
“那时,泸州已在大力倡导绿化城市,美化环境。”欧阳生回忆,“发展花木种植以后肯定有市场。”于是,本该安享晚年的欧阳生有了一个新的念头——不信桢楠在纳溪栽不活,决心在本地培育成功珍稀树种桢楠。一则有商机可寻,二则为城市绿化出份力。
然而,欧阳生的念头完全不合家里人的看法,一开始就遭到反对。“桢楠树受国家保护,就是砍来当柴烧也是犯法的,也不能买卖,栽活了也无法享用。”欧阳生说,家里人认为,种桢楠是早晚要“惹祸”的麻烦事。早年曾在集体企业工作过的欧阳生自信于自己的眼光和能力,对此全然不顾,以犟脾气挺起年近七旬之躯,开始迈出余生追赶梦想的第一步。
推荐阅读:
王华明:一花独放不忘春色满园
张京宏:苗圃经营“三化”效果好
檀馨:精彩园林人生路
王海存:打造南阳湖畔“翡翠明珠”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