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紫荆 Cercis canadensis
豆科紫荆属,原产美国. 分布区域:4-9区
形态: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株高6—9米,树冠开张,平顶或圆形,冠幅可达9米,根据需要可以培养成多干型、双干型或独干型,树干光滑,棕黑色。 单叶互生,全缘,心形,在花后展开,叶片亮红色。春季开粉红色的花朵,花着生在树干上开花时植株枝干为粉紫色,花期4-5月。夏季结果,果实红褐色,荚果较扁平,长5-10厘米,宽1-1.5厘米,常经冬不落。对氯气有一定的抗性,滞留尘埃的能力也强。
生态:喜全光照,或略遮荫。幼树适宜在潮湿而排水好的土壤,而到成熟时,则应换到较为干燥的条件下。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是很严格,酸性、碱性或稍粘重的土壤都可栽培。炎热、干燥(可以适当遮荫)和高度潮湿对它的生长都无明显响。生长速度一般。
应用:加拿大紫荆是优良的圆景树种,叶色亮丽,花色鲜艳,观赏期较长。可种植于庭院、路边等地,与海棠、红瑞木等搭配使用,也可与常绿树配置使用,色彩对比明显。可以作为独景树,也可以作为行道树。
栽培管理:苗木移栽须带土球,于春季和秋季进行,而容器苗则可在整个生长季进行,注意浇水和覆盖保湿。只要选择适合的生长地点,一般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当然,每年施肥会更利其生长。
病虫害:在厚重且排水不好的条件下,容易诱发黄萎病。另外,在成熟枝干上会发生癌肿病。溃疡病。是最头疼的问题。一旦感染,先是引起顶枯病。溃疡面积刚开始能小一些,并且凹陷,进而扩大,环绕整个枝条。患病的树皮变黑,在与健康的树皮之间有一道裂纹,当裂纹不断延伸,形成环割状时,溃疡处附近的枝条就会死亡了。解决的办法是去除病枝。潮湿的气候里可能会发生叶斑病,但不太严重。蛀虫:老树以及受环境胁迫的植株的树干易遭蛀虫危害。介壳虫:冲刷去除。 结网毛虫:夏季和秋季时可能引起落叶。
种子繁殖方式:每英镑种子数目: 18000, 发芽率70-90%,纯净度:97-98%,干燥冷藏下可保存2-6年.种植密度: 每平方公尺20-25颗种子;坚硬的种衣和未成熟的胚芽能够保持种子的休眠状态。很长的存活期。使用热水处理可以软化种子。硬种皮可以延长其存活期。种子消毒(也可以用浓硫酸)软化后进行30天的冷湿层化处理。在温室下催芽后播种,覆土后度1公分。
可采用春、秋、冬嫁接繁殖,春末至夏季进行半软材扦插均可,扦插不易生根,需用激素处理。
注意:对于除草剂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