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生长,以匍匐枝扩展,三出羽状复叶,叶片上有“V”型白斑,花白色,细小的种子心脏型,黄色或黄褐色,千粒重0.5-0.7克。白三叶具有较好的耐热、耐寒和抗旱能力,并有较好的耐荫能力,在适宜的气候和管理条件下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在东北和华北南部、华东、华中和西南气候较温和湿润地区广泛用于路边等低养护绿地,是理想的地被植物。
国内所使用的白三叶品种主要有产自澳洲的海发(Haifa)、惠亚(Huia),来自阿根廷的碧胜(Zapican)、奥博(Ombu)以及来自丹麦的草坪型品种瑞文德(Rivendel)和那努克(Nanouk)等,瑞文德和那努克作为独特的草坪型品种,除具有叶片小、生长低矮和耐修剪等优良的坪用特性外,还具有比澳洲品种强得多的耐寒性,能在更寒冷的地区种植。丹麦最新的迷你白三叶则是目前世界上叶片最小,生长最低矮的白三叶品种,耐修剪和践踏能力出色,可与禾本科草坪草混播并通过根瘤固氮提供肥料,建成氮肥需求很少的生态型草坪。
近年来受白三叶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国内也出现了其他种类的三叶草,试图替代白三叶,由于有的用户对其特性不够了解,在使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目前国内可见到的其他三叶草主要有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杂三叶(又称瑞典三叶)(T. hybridum)、草莓三叶(T. fragiferum)、绛三叶(T. incarnatum)和箭三叶(T. vesiculosum)等,其中的绛三叶和箭三叶是一年生或越年生植物,不适合用作地被。下面分别介绍红三叶、杂三叶和草莓三叶与白三叶的区别。
红三叶是短期多年生植物,直立生长,一般只能生长2-3年,花红色或紫色,叶片象白三叶一样也有“V”型白斑,种子比白三叶大,宽椭圆形,棕黄或绿紫色,千粒重1.5克左右。红三叶的耐寒、耐热和耐旱能力都比白三叶差,耐积水能力较白三叶好,适合气候更温和湿润的地区种植,其适宜种植地区比白三叶小,加上其短寿命和直立生长的特性,较少用作地被植物,多用于云贵和湖北等南方山区短期利用牧草。
杂三叶也是短期多年生植物,又叫瑞典三叶,半直立生长,花色粉红,叶片上没有白斑。杂三叶种子大小类似白三叶,椭圆状心形或心脏形。颜色多为暗绿色,千粒重0.65克。杂三叶的耐热、耐寒和耐旱能力比白三叶差,对盐碱和排水不良土壤的适应能力比白三叶略好。用作地被植物时,杂三叶的主要问题是对不良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有限,利用年限短,景观效果也不如白三叶,只能作短期利用。
草莓三叶是多年生植物,因成熟荚果形似草莓果实而得名,匍匐生长,花白色或淡红,叶片上没用白斑。草莓三叶种子较白三叶大,卵型褐色,不同于白三叶种子的心脏型黄到棕黄色,千粒重1.5克左右,类似红三叶。除生长形态和寿命类似白三叶外,草莓三叶在生态适应性也类似白三叶,而且其耐旱和耐湿能力还强于白三叶,草莓三叶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出色的耐盐碱能力,在土壤盐分1-3%的地方也能存活。草莓三叶在草坪地被中的应用目前还比较少,景观效果方面还没有更多的评价,有人认为草莓三叶的叶片偏小,整齐度也不如白三叶。
综合分析前面讲的三种三叶草,杂三叶(瑞典三叶)可作为气候较温和湿润地区的短期地被使用。草莓三叶具有较广的适应性,特别是在低湿或土壤盐碱问题严重的地段,其景观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考察。而红三叶和绛三叶出于景观效果和利用时间的考虑,不建议用作地被植物。其他不常见的三叶草还有箭三叶、库拉三叶、曲茎三叶、高加索三叶等,因为适应性较差,实际应用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