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油菜生产技术要点 - 上海高专科技实业公司
 
您当前位置: 杭州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首页 >> 行业培训资讯 >> 查看详细信息
油菜生产技术要点 - 上海高专科技实业公司

(时间:2012/12/6 10:01:37 共有 人次浏览)
油菜生产技术要点 上海高专科技实业公司 2010-09-15

油菜生产技术要点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秋冬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抓好油菜生产,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油菜生产高产高效,重点抓如下几项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     
     二、适时播种  
     油菜适当提前播种促早发,增产效果比较明显。移栽油菜以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秧龄一般30天,最多不超过35天,每亩用种量2两。如采用直播,播种期最好是9月底至10月上旬,每亩用种量4两。  
     三、培育壮苗  
     油菜高产培育壮苗是关键所在,壮苗移栽后,发根好,活蔸快,发蔸也早,有利于形成冬前壮苗,增强抗逆能力,形成高产苗架。  
     1、种子处理  
     播种前必须晒种1-2天,并用盐水进行选种,然后在水中浸三四个小时,用5%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拌种,播种时拌等量草木灰或细土,以增加播种匀度。  
     2、苗床处理  
     适用土质肥沃、地势平整、接近水源、2年以上未种过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的旱土或中稻田作苗床,苗床大小与大田种植面积的适宜比例为1:5-6。苗床地先进行翻耙,然后整土开厢,厢宽1.2-1.5米,沟宽30-35厘米,沟深15-20厘米,并开好腰沟、围沟,捡净残根杂草,整细土壤,平整厢面。每亩以人畜粪1000-12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氯化钾5-6公斤,混和拌匀堆沤7-10日后施于厢面,在整地时抱歉匀地施于土表层。  
     3、苗床管理  
     天气干旱时于每天傍晚浇施稀薄粪水,出苗后坚持浇水抗旱,有条件的也可进行沟灌,灌至厢沟三分之二时停止进水,等厢面湿润后将余水排干。遇多雨天气及时清沟。齐苗后及时拨去丛生苗,使苗不挤苗,苗距在3厘米左右。待幼苗长至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每平方米留苗110-135株。杂交油菜具有生长优势,间苗、定苗时注意去小留大,除杂去劣。定苗后和移栽前7天追施2次尿素,施用量分别为每亩5公斤、3公斤。油菜3叶期,根据苗势,亩用15%多效唑30-40克兑水50公斤喷雾,促进壮苗、分枝,控制苗高。  
     四、合理密植  
     我们提倡重点推广油菜育苗“一穴双株”、板田免耕机械开沟碎土直播。棉田油菜育苗移栽5000-8000株,稻田直播在20000株以上稻田油菜育苗移栽在8000-10000株,丘岗地油菜育苗移栽在8000株以上。  
     五、科学施肥  
     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  
     1、重施基肥:油菜移栽前,有条件的农户每亩用猪、牛栏肥1200-1500公斤,拌和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20公斤、硼肥1.5公斤,拌和均匀堆沤7-10天,于移栽时施于穴内。没有猪牛栏粪的农户每亩用有机肥50公斤加25%的复合肥60公斤加硼肥1.5公斤,拌和均匀施于穴内。油菜移栽前没有用25%的油菜专用复合肥作基肥的或加硼肥的,在移栽时将“爱棵硼”先用热水溶化或持力硼,兑入定根水中施用。  
     2、勤施苗肥:分两次施用,第1次于油菜移栽后7-10日返青时施用。每亩用尿素3公斤,或碳铵10公斤,或腐熟人粪尿500公斤对水浇施。第2次在 11月15日 -25日施用,可用尿素3公斤,或碳铵10公斤,或腐熟人粪尿500公斤对水浇施。旱土干时,适当多对水。  
     3、稳施腊肥:在12月底至元月上旬,根据苗势每亩施用腐熟人畜粪水5至10担或尿素5-7公斤加钾肥3-5公斤,生长旺盛的早施。  
     4、巧施苔肥:在苔期喷施优质硼肥,用“富乐硼”(速效)或“速乐硼”1包兑水50公斤喷施。在施氮肥方面,一定要看苗施氮肥,冬苗不壮、春苗不旺,叶片小,叶片稍带紫色的;春后长势弱,叶片身上无光泽的,可以尿素2.5-5公斤。  
     六、田间管理  
     (1)灌水防秋旱。9月底至10月上旬若遇秋旱,为促进全苗、齐苗,播种后应及时灌跑马水抗旱。  
     (2)化学除草。直播油菜4-6叶期,移栽油菜移栽后7-10天,杂草1-3叶,每亩用“油草通杀”2包兑水50公斤喷雾。如禾本科杂草超过4叶期,应配“高效盖草能”同时施用。  
     (3)化学调控。油菜3叶期,根据苗势,亩用15%多效唑30-40克兑水30公斤喷雾,促进壮苗、分枝,控制苗高。第2次在越冬前(12月中下旬),根据菜苗长势,每亩用15%多效唑30~50克对水30公斤喷雾,可以加深叶色,增强抗寒性;可以控制苗高,增强抗倒性。  
     (4)清沟沥水。开春后雨水多,应及时清沟沥水,保证三沟畅通,雨住田干,可抑制菌核病蔓延。  
     (5)病虫防治。出苗后如发生菜青虫、蚜虫,可用蓝锐、毒死蜱等农药兑水喷施。盛花期(3月中旬)注意防治菌核病,首先摘除中、下部黄老病叶及田边杂草,并适当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兑水喷雾。

我要评论】 【编辑: 信息中心】 【关闭窗口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杭州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证实,仅供您参考。 打印 打印该页
2009 杭州市园林绿化协会 浙ICP NO.:013246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