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绿化植保身陷困境亟待创新
您当前位置: 杭州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首页 >> 园林资讯资讯>> 查看详细信息
绿化植保身陷困境亟待创新

(时间:2009-8-19 16:52:55 共有 人次浏览)

  林权改革和养护社会化导致原有行政手段不再有效;对病虫害企图“斩尽杀绝”的理念陈旧。在日趋严重的病虫害威胁之下,绿化植保身陷困境亟待创新。

  2008年“星天牛”事件害得我国出口企业丢掉很多大单,加上“美国白蛾”的肆虐,上海主要行道树悬铃木上的“白粉病”,杭州西湖景区大树上的方翅网蝽……这一起起事件凸显出绿化植保的重要性,也暴露出国内绿化植保的困境。病虫害频发原因何在?又有哪些解决对策?带着疑问,记者展开了对一线苗圃、公园、药厂以及政府、科研等相关人员的调查和采访。

  形势日趋严峻

  据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统计,我国现有林木病虫8000余种,能造成严重危害的292种,年均发生面积1.6亿亩,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880亿元,是世界上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刚建苗圃的前三年,基本上没有病虫害发生,但是好景不长,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不仅病虫害的种类在增加,发生的面积在扩展,危害的程度也在加剧,当初建圃时培育的合欢就因合欢枯萎病而全军覆没。近几年每年投入的病虫害防治费用几乎占总养护成本的一半,实在令人头疼。”山东胜利油田胜大种业有限公司的高胜军谈及苗圃病虫害时异常焦虑。
  苗圃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影响的是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安全,城市园林病虫害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近年城市绿化高速发展,省际苗木调运极其频繁,出省入省只不过是履行个检疫手续,很少有检疫人员去真正执行检疫程序,这无形中为病虫害传播开了口子。
  北京园林科研所植保室主任车少臣指出,由于绿化工程中大规格树木移栽比重较大,且多有反季节移栽,苗木规格越大,修剪越重,根、干损伤也越大,衰弱的树势为病虫侵袭创造了有利条件。城市园林绿地要保持健康,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在绿地建设和改造时,一定要严把苗木进场关,绝不能把病株带进来;二是加强对建成绿地的管理,培养健壮的苗木以增加其抗性。

  防治基础薄弱

  “国内绿化植保的基础工作太薄弱,各地连园林绿化病虫害的基础数据库都没有,苗农遇到疑难杂症,竟没有地方可以进行咨询和鉴定。”上海植保学会理事长李跃忠颇为无奈,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把植保的基础工作抓起来,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各地配合建立起一个共享的全国园林病虫数据库,以供各地植保工作者查询。李跃忠说,由于这是公益性事业,需要由政府出面,划拨专项资金才能切实得以执行。建成的数据库应该是开放的,一方面便于各地苗圃、绿地开展植保工作,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各地病虫发生的动态情况,如遇新的病虫害,可随时补充到数据库中。当然,这需要由专家来把关。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园林植保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既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也明晰农药的药效和使用方法,可惜这两方面都懂的人太少了。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汪洁告诉记者,在与众多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她感觉园林植保最大的问题是用药:有的是药量不合适,有的是根本就没选对药。
  多年以来,由于没有专门针对绿化植物研发的农药,绿化用药都是直接照搬农田用药,药品包装标注的使用说明也都是按农业生产模式设置,在苗圃或绿地使用时,如按标示喷施浓度和药量使用,往往收不到应有的药效。
  先正达集团草坪花卉部技术经理石仁才说,由于园林植物和大田作物用药方向和目标不同,作业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苗圃或绿地对高大树体喷药作业所需器械,农田药械根本难以担纲,所以针对性地开展这方面的研发是园林绿地精细化管理必备的基础。欧美发达国家已先行一步,我们也要迎头赶上。

  创新势在必行

  各地林权改革及绿地养护社会化后,原有的病虫联防体系变得松散,有可能出现你防我不防、互相观望和等靠现象,造成交叉感染,错失最佳防治时期,导致“小灾变大灾”。此外,由于个体经营的逐利性,标本兼治的绿色植保措施难以推行,一些高污染、高残留的农药难以退出市场。
  行业管理再依靠原有的行政措施已经难以奏效,必须创新防治机制。在这方面,辽宁、广东和福建等省开始试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通过政策引导、物资鼓励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吸纳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以防治专业公司、专业队、森林医院、树木医生等多种形式介入防治领域,开展承包防治、技术咨询等防治业务,有效解决了农户、企业“防不了、治不好”的有害生物防治问题,形成了以各级林业防治队伍为主导、社会化防治组织为骨干、林农互助防治为基础的社会化防治新格局。
  在植保理念方面的创新是行业必须要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当前,绿化植保还停留在“绝杀”的阶段,虽然每年都在加大药量和防治力度,但病虫害发生却日趋严重。车少臣指出,绿化植保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制定植保策略,重点应是防而不是治,应强化植物保健的意识,这样才可能做到标本兼治。植物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植物体上虫子适度取食可起到补偿作用,反而会促进植物生长,病虫的局部或小规模侵染,只要不造成危害就可以容忍。行业内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园林植保要做的是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控制,而不是杀绝。

我要评论】 【编辑: 信息中心】 【关闭窗口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杭州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证实,仅供您参考。 打印 打印该页
2009 杭州市园林绿化协会 浙ICP NO.:013246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