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垃圾袋使用期 “裸体”垃圾对小区环境的污染高于“袋装”垃圾,这是有目共睹的,特别大风乍起,垃圾更是遍地“飘散”。实施“限塑令”以来,居民家中的塑料袋确实少了许多,但在一些个体商家或某些菜市场等,各种型号的塑料袋还能免费“获取”,人们通常习惯地将这种袋子用来装垃圾。笔者有一个小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很可取:即果、菜皮壳、剩饭残羹或废弃杂物(腥臭的垃圾)倒入装垃圾的塑料袋后,立即将袋口扎紧,下次倒时解开,倒后再扎紧。这样既不会招引苍蝇虫害,也不会有丝毫异味外泄扩散,待垃圾装满一袋后再处理掉,而不必每天一换。这样既节省了塑料垃圾袋,又避免了“裸体”垃圾污损环境。 三方配合推进垃圾分类 据悉沪上一些居民小区正在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其中最使人受启发的是一些小区在施行这一环保做法的时候,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作了热情宣传,积极引导,现场指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后,居民家中的玻璃、金属、纸张、塑料等垃圾可以裸露的送往收集点,并投入相应的专用收集箱内。至于餐饮垃圾,我建议必须使用密封收集箱(桶),而且还要做到装满即运,始终保持小区收集点的清洁卫生。 总之,实行垃圾的分类处理,是保持环境卫生、消除环境污染的有效办法之一。当然在实行的过程中,居民首先要弃旧习,跟上社会文明进程的步伐,居委工作人员要做好引导和指点,环卫部门要配合要支持,三方和谐行动,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就一定能消除。 自觉提升公共意识 以前每户人家购物获得的免费塑料袋,装生活垃圾绰绰有余,但是一些小区的垃圾站附近照样污物遍地,臭水横流。看看在无警察值勤的路口有多少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就可以想见几百上千户人家共用的垃圾站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会是怎么一种状况。我所在的住宅区,历来有人倾倒“裸体”垃圾,但从未对小区卫生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大楼内外长年保持一尘不染,小区年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这得益于垃圾管理措施到位,每一楼层仅几户人家就有一个公共垃圾桶,有盖且置于隐蔽处,居民出门几步即可倾倒垃圾。每天晚上有专人把所有垃圾集中到小区垃圾站外运。这样的管理模式,要垃圾外泄也难。 “限塑令”刚把购物塑料袋的用量降下来,如果又把垃圾袋的销量提上去,“限塑”不成了儿戏?即便是可降解的袋,用后也成垃圾。用畚箕、小垃圾桶收集、倾倒垃圾,用得好也干净,垃圾袋用得不好也不干净。况且前者可重复使用,绿色环保;后者一次性使用,增加垃圾。因此,我以为倾倒垃圾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与垃圾是否“裸体”关系不大,主要还在于居民的素质和管理的水平,如果我们大家都重视环保,都有公共意识,处理家庭垃圾时就不会污染环境影响他人。 合理利用塑料袋 我喜欢写点“理财窍门”一类的文章,说说自己“广义理财”的体会。谈到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垃圾袋的问题,我想,如何利用和使用垃圾袋,似乎也涉及“理财问题”。 首先是合理利用。我们家里的生活垃圾都是我处理的,虽然现在垃圾袋的来源不多了,然而妻子到菜市场买菜后,还是会带来大大小小的塑料袋。于是,我就按这些塑料袋的大小、性质等分门别类收集储存起来,以便合理利用。比如,有的是食品袋,用作垃圾袋有点“大材小用”,我就将食品袋另作他用;大多数塑料袋就作为垃圾袋。 其次是节约使用。一般情况下,我每天使用一大一小两只垃圾袋,大的装生活垃圾,小的装解手用过的手纸。我每天晚饭后散步时,就把这两只垃圾袋丢入小区的垃圾箱。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我比较重视垃圾的分类,如电池等不与生活垃圾放在一起,另外装一只垃圾袋;还有一些鱼肚肠剩菜等垃圾容易变质发臭,就装入小垃圾袋及时处理掉。 有时候,妻子会笑话我:“一个大男人,理财理到垃圾袋上来了。”我说:“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仅仅为了节约这几个钱。”说实在的,有的人将“裸体”垃圾乱倒,真的不是“差钱”,差的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要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据测算,“限塑令”实施后,目前超市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了约三分之二,按此计算全国每年可减少塑料消耗27万吨,相当于节约石油160万吨,这对保护环境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上期《读者的话》中提到的那位大嫂认为塑料袋少了,用环保袋装垃圾则价格难以承受,因此只好“裸扔”垃圾。我觉得此说难以服人。她可以用畚箕或小桶盛装垃圾,也可以用报纸等将垃圾包一下再丢进公共垃圾桶,只是她觉得很麻烦不愿做罢了。给别人带来损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是为了方便自己,这种行为,不是没有素质的表现吗? 有人建议有关部门能动脑筋想办法,组织生产一些原先装家庭垃圾的塑料袋的替代品。我觉得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度不小。目前,市场上的环保袋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只是价格高,试想,对于总想贪图小利低素质的人而言,即使价格不高,他们恐怕也是不会用的。 所以说,解决“裸体”垃圾的出现,我以为重在大力宣传限塑的好处,重在提醒人们要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当人们都鄙视乱倒“裸体”垃圾的时候,当有人为乱倒“裸体”垃圾感到羞耻的时候,“裸体”垃圾损害环境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 认真对待处理不难 “裸体”垃圾污染环境确实是一桩令人头痛的事。在社区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一边是绿化美景,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一边却是污水横流,臭不可闻,大煞风景,其源头来自装盛“裸体”垃圾的垃圾箱,这种情况是自“限塑令”实施后增多的。如何破解难题,消除新的环境污染,值得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据我对本人居住的小区观察,此种状况却未曾见到。为什么呢?原来物业部门在每幢居住楼的大门边或楼层走道里放置了一只有盖的塑料垃圾桶,里面套装着一个大的黑色塑料垃圾袋,用来装盛各类垃圾,这样就避免了垃圾污水溢出。另外,物业管理人员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清空桶内垃圾。而居民们则是用塑料垃圾袋装盛每天的生活垃圾,投入物业部门提供的垃圾桶中。对“滴滴答答”的生活垃圾,许多人家都会仔细地将其过滤后,再装入垃圾袋中;垃圾的污水则倒入污水管道排放。 常言道:凡事须讲认真,认真地去做事了,任何事情都会做好的。处理“裸体”垃圾也是同理。希望市民们改变观念,齐心协力,从保护环境出发,从身边事着眼,从细节着手,从小事做起,对待楼内公共走道和楼梯、小区道路绿地,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把我们的小区、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城市维护和妆扮得更清洁美丽。 积极扶持可降解塑料袋 现在一些大卖场、超市的货架上都有可降解环保塑料垃圾袋供应,便宜的几元一包,贵些的要十几元,价格还是相对贵了一点。倘若相关部门能“以民为本”,从解决“裸体”垃圾、推进环保的源头抓起,使大家把“垃圾入袋”变为自觉行动,能否着力降低环保垃圾袋的销售价格,使众多家庭在不增加生活开支的情况下,自觉、乐意地去用环保袋。建议政府给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家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他们积极生产、销售更多实用的可降解环保垃圾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