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从景观视角看资源枯竭城市
您当前位置: 杭州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首页 >> 园林资讯资讯>> 查看详细信息
从景观视角看资源枯竭城市

(时间:2009-8-19 16:46:11 共有 人次浏览)

  3月5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资源枯竭城市,32个城市赫然在目,加上去年公布的首批资源枯竭城市,我国资源枯竭城市数量已达44个。而据《南方周末》6月5日报道,中国现在有400多座资源型城市遭受重创,正面临着突围的困境。

  这些曾经让人们无比艳羡的城市,为何在短短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就走向了资源枯竭的穷途末路呢?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历史。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创造我国一个个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却也无法避免产生"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危害,造成了我国资源存量的急剧减少和环境承载能力的迅速下降,一大批早先资源丰富的城市,到今天不约而同地走向了资源枯竭的命运。

  资源枯竭城市的大量出现,向世人敲响了警钟。人们往往很容易将资源的高消耗仅仅归因于政府官员过于单纯追求GDP的结果,然而,就园林行业来说,在很多的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也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甚至还很严重。标新立异的高能耗建筑、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广场和硬化的河道等,在城市建设中不胜枚举。而这些现象的产生与我们的风景园林师有着很大的关系。

  前段时间,笔者曾慕名参观一个生态项目的设计,项目中湖的驳岸是用生态的树木打桩而成,每个树桩的高度是4m,而埋藏于地下近3.5m,小小的一个围湖驳岸就用掉近400万元的木材。试想一下,假如将这些树木还原,那必将是一片很大的森林,而之所以这样做的缘故,就是为了营造所谓的生态效果,因为露出水面的部分树桩仍然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长出了细细的嫩芽。更令人惋惜的是,当很多朋友对这种所谓的"生态设计"产生质疑之际,相关负责人却说:"你看看北京这几年的城市建设浪费了多少资源,我们这个又能算得了什么?"不免让人陷入沉思。其实这些树木原本可以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生态效应,但却成为狭隘生态设计思想下的牺牲品。

  那么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我们风景园林师应该怎么样去面对这种类似现象呢?当设计师为某个地方营造生态景观的时候,他不能够只顾该地的眼前利益,更应该考虑到这样的设计是否以其他地方资源的严重浪费或破坏为代价,是否可以有更节约、更生态的办法。

  可喜的是,今天的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必须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建设节约型园林和生态园林城市等目标的提出,也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园林设计师大有用武之地,并且是责无旁贷地去承担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

  (李先军)《风景园林》2009年第3期

我要评论】 【编辑: 信息中心】 【关闭窗口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杭州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证实,仅供您参考。 打印 打印该页
2009 杭州市园林绿化协会 浙ICP NO.:0132467979